Synopsis
- Vllsxx666 ? ! 1472 1529
Episodes
-
112-原本大学之辩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13/02/2018 Duration: 10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这讲是阳明先生对自己恢复《大学》旧本的辩解,以不容置疑而又极其严密的论述驳斥了朱熹乱改《大学》之非。本讲原文:来教谓某《大学》古本之复,以人之为学但当求之于内,而程、朱格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,遂去朱子之分章,而削其所补之传。非敢然也。学岂有内外乎?《大学》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,朱子疑其有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,在某则谓其本无脱误,悉从其旧而已矣。失在于过信孔子则有之,非故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传也。夫学贵得之心,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?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之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?且旧本之传数千载矣,今读其文词,即明白而可通,论其工夫,又易简而可入。亦何所按据而断其此段之必在于彼,彼段之必在于此,与此之如何而缺,彼之如何而补?而遂改正补缉之,无乃重于背朱而轻于叛孔已乎?
-
111-会挖坟不是真学问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12/02/2018 Duration: 15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有些人稍微读了点圣贤书,懂了点训诂之学,就沾沾自喜,实际上还差得远呢。而阳明则认为世界上没有可以先看见而后加以体验的“道”,“道”如果体验不到,你所看到的也只是“道”的浮光掠影,而不是“道”的实体。 真正修身的学问是身心之学,必须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心,做到天人合一,和自己接触到的事事物物有一个毫无私欲遮蔽的交流,并且将这种交流的思维方式固化为自己的习惯,才可能体验到真正的“道”。这个世上太多口耳之学者,自认为能博闻经典,学富五车,似乎已经懂得“道”了,其实无非两脚书橱而已。本讲原文:某顿首启: 昨承教及《大学》,发舟匆匆,未能奉答。晓来江行稍暇,复取手教而读之。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,先具其略以请。来教云:“见道固难,而体道尤难。道诚未易明,而学诚不可不讲。恐未可安于听见而遂以为极则也。”幸甚幸甚!何以得闻斯言乎?其敢自以为极则而安之乎?正思就天下之道以讲明之耳。而数年以来,闻其说而非笑之者有矣,诟訾之者有矣,置之不足较量辨议之者有矣,其肯遂以教我乎?其肯遂以教我,而反复晓喻,恻然惟恐不及救正之乎?然则天下之爱我者,固莫有如执事之心深且至矣,感激当何如哉!夫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”,孔子以为忧。而世之学者稍能传习训诂,即皆自以为知学,不复有所谓讲学之求,可悲矣!夫道必体而后见,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。道必学而后明,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。然世之讲学者有二,有讲之以身心者,有讲之以口耳者。讲之以口耳,揣摸测度,求之影响者也。讲之以身心,行著习察,实有诸己者也。知此,则知孔门之学矣。
-
110-良知即是智慧如神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9/02/2018 Duration: 15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君子不自欺,良知就没有虚假而能真诚,良知真诚就能光明。君子自信,良知没有迷惑而能光明,良知光明就能真诚。光明和真诚彼此促进,因此良知能常觉、常照。常觉、常照就仿佛明镜高悬,任何东西在明镜前都不能遮掩其美丑。本讲原文:盖良知之在人心,亘万古、塞宇宙而无不同。“不虑而知”,“恒易以知险”,“不学而能”,“恒简以知阻”, “先天而天不违,天且不违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”夫谓背觉合诈者,是虽不逆人,而或未能无自欺也。虽不億人,而或未能果自信也。是或常有先觉之心,而未能常自觉也。常有求先觉之心,即已流于逆、億,而足以自蔽其良知矣。此背觉合诈之所以未免也。君子学以为己,未尝虞人之欺己也,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。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,诚则明矣。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,明则诚矣。明、诚相生,是故良知常觉、常照。常觉、常照则如明镜之悬,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。何者?不欺而诚,则无所容其欺,苟有欺焉而觉矣。自信而明,则无所容其不信,苟不信焉而觉矣。是谓“易以知险”,“简以知阻”,子思所谓“至诚如神,可以前知”者也。然子思谓“如神”,谓“可以前知”,犹二而言之,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,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。若就至诚而言,则至诚之妙用,即谓之“神”,不必言“如神”。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,不必言‘可以前知”矣。
-
109-如何面对人情机诈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8/02/2018 Duration: 11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能够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,不无故臆想别人不诚信,而又可以未卜先知,才是真的智慧。所谓冲漠无朕,万象森然已具。但是良知的先觉和“逆诈”、“臆不信”之间的差别十分细微,如何把握呢?本讲原文:【170】来书又有云:“人情机诈百出,御之以不疑,往往为所欺。觉则自入于逆、億。夫逆诈,即诈也。億不信,即非信也。为人欺,又非觉也。不逆不億,而常先觉,其惟良知莹彻乎。然而出入毫忽之间,背觉合诈者多矣。” 不逆不億而先觉,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、億不信为心,而自陷于诈与不信。又有不逆、不億者,然不知致良知之功,而往往又为人所欺诈,故有是言。非教人以是存心,而专欲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。以是存心,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。而只此一念,已不可与入尧、舜之道矣。不逆、不億而为人所欺者,尚亦不失为善。但不如能致其良知,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。崇一谓其惟良知莹彻者,盖已得其旨矣。然亦颖悟所及,恐未实际也。
-
108-为什么坚持做事会疲惫不堪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7/02/2018 Duration: 11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先有了一个功利心,去计较其中成败利钝,尔后再在其中作出私意上的爱憎取舍。这个时候处理事情和培养本源就成两件事了,就不是致良知以求问心无愧的功夫了。这个时候的自我激励,强打精神坚持下去,处理完事情后必然会疲惫不堪本讲原文:凡谋其力之所不及,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,皆不得为致良知。而凡“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”者,皆所以致其良知也。若云宁不了事,不可不加培养者,亦是先有功利之心,计较成败利钝而爱憎取舍于其间,是以将了事自作一事,而培养又别作一事,此便有是内非外之意,便是自私用智,便是义外,便有“不得于心,勿求于气”之病,便不是致良知以求自慊之功矣。所云鼓舞支持,毕事则困惫已甚,又云迫于事势,困于精力,皆是把作两事做了,所以有此。凡学问之功,一则诚,二则伪。凡此皆是致良知之意,欠诚一真切之故。《大学》言“诚其意者,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慊。”曾见有恶恶臭,好好色,而须鼓舞支持者乎?曾见毕事则困惫已甚者乎?曾有迫于事势,困于精力者乎?此可以知其受病之所从来矣。
-
107-当生则生,当死则死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6/02/2018 Duration: 15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阳明的“舍生取义”的内涵:并不是我吝惜生命,而是热爱生命,不到最后的关头,决不轻言战斗,忍无可忍的时候,我会挺身而出,我挺身而出的时候,我会依从良知的判断找到最佳途径。不仅仅是勇气与血性,而是勇气和智慧的双重化身,这就是良知。本讲原文:【169】来书又云:“师云:‘为学终身只是一事,不论有事无事,只是这一件。若说宁不了事,不可不加培养,却是分为两事也。’窃意觉精力衰弱,不足以终事者,良知也。宁不了事,且加休养,致知也。如何却为两事?若事变之来,有事势不容不了,而精力虽衰,稍鼓舞亦能支持。则持志以帅气可矣。然言动终无气力,毕事则困惫已甚,不几于暴其气已乎?此其轻重缓急,良知固未尝不知,然或迫于事势,安能顾精力?或困于精力,安能顾事势?如之何则可?” 宁不了事,不可不加培养之意,且与初学如此说亦不为无益。但作两事看了,便有病痛。在孟子言“必有事焉”,则君子之学终身只是“集义”一事。义者,宜也,心得其宜之谓义。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,故集义亦只是致良知,君子之酬酢万变,当行则行,当止则止,当生则生,当死则死,斟酌调停,无非是致其良知,以求自慊而已。故“君子素其位而行”,“思不出其位”。
-
106-解析思索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5/02/2018 Duration: 11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欧阳崇一指出学者的两种弊病,其一是“沉空守寂”,其二是“思索安排”,那么如何避免堕入这两个弊病呢?如果你能观照气机实相,做到廓然大公,自然就能做到发心动念都是出自良知,没有任何贪嗔好恶的攀附。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思想是“致良知”三个字,将“良知”所判断为是善的东西,通过人的实践行动(该实践行动在阳明心学里既包含了“意识”,又包含了“行动”,且二者是一体同源)落实出来,就是一个“致”的过程,“致”的本意是“送,到”,既然又是“送”,又是“到”,那就是从这里到那里,由此及彼之意。“良知(阳明良知)”人人具有,但是很少有人能时时保证此“良知”能被“送至”,能被“送到”,所以“致”才是阳明心学全部功夫所在。本讲原文:【168】来书云:“师云:‘《系》言何思何虑,是言所思所虑只是天理,更无别思别虑耳,非谓无思无虑也。心之本体即是天理,有何可思虑得?学者用功,虽千思万虑,只是要复他本体,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。若安排思索,便是自私用智矣。’学者之蔽,大率非沉空守寂,则安排思索。德辛壬之岁著前一病,近又著后一病。但思索亦是良知发用,其与私意安排者何所取别?恐认贼作子,惑而不知也。” “思曰睿,睿作圣”。“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。”思其可少乎?沉空守寂,与安排思索,正是自私用智,其为丧失良知一也。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,故良知即是天理,思是良知之发用。若是良知发用之思,则所思莫非天理矣。良知发用之思,自然明白简易,良知亦自能知得。若是私意安排之思,自是纷纭劳扰,良知亦自会分别得。盖思之是非邪正,良知无有不自知者。所以认贼作子,正为致知之学不明,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。
-
105-德行上的良知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2/02/2018 Duration: 16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主义,更不是唯物主义,而是心物一体。今天学术界以“物质”和“意识”来区分出两大哲学流派的观点,完全可以认为是闲得蛋疼的搞法。阳明心学是“心物一体”,谈“心”必然有“物”,谈“物”必然有“心”,这种哲学观从来不把“心”和“物”到底谁是第一位的问题放在心上。唯心唯物的分法本身就是一种很低级的分法。日常生活中,见闻应酬千头万绪,却都是良知的作用与流行。入世践行无非人情事变,离开了人情事变,良知也就失去了载体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良知与见闻实际是一件事。惟精惟一的宗旨亦是如此。“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。多见而识之”,可见良知还是在其中起了作用的,只是在多闻多见上选择、认识,要抓住要领,不能失去良知的核心主导地位。本讲原文:【167】崇一来书云:“师云:‘德性之良知,非由于闻见,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,而已落在第二义。’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,然学者之知,未尝不由见闻而发。滞于见闻固非,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。今曰落在第二义,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,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,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。如何?”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,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。故良知不滞于见闻,而亦不离于见闻。孔子云:“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”良知之外,别无知矣。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,是圣人教人第一义。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,则是失却头脑,而已落在第二义矣。近时同志中,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,然其工夫尚多鹘突者,正是欠此一问。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。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,则凡多闻多见,莫非致良知之功。 盖日用之间,见闻酬酢,虽千头万绪,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。除却见闻酬酢,亦无良知可致矣。故只是一事。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,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。此与专求之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,其为未得精一之旨,则一而已。“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。”既云“择”,又云“识”,其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。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,则已失却头脑矣。崇一于此等语见得当已分晓,今日之问,正为发明此学,于同志中极有益。但处意未莹,则毫厘千里,亦不容不精察之也。
-
104-修身的扑人逐块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01/02/2018 Duration: 10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答陆原静这部分内容,陆澄问得淋漓,老师答得酣畅,对同道修身帮助比较大。阳明先生说:“陆澄所有的疑问,都是没有完全在良知上下功夫的原因,学贵在返身自求,不能仅仅从知解上去掌握。本讲原文:答原静书出,读者皆喜澄善问,师善答,皆得闻所未闻。师曰:“原静所问只是知解上转,不得已与之逐节分疏。若信得良知,只在良知上用工,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,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,何必如此节节分解?佛家有扑人逐块之喻,见块扑人,则得人矣,见块逐块,于块奚得哉?”在座诸友闻之,惕然皆有惺悟。此学贵反求,非知解可入也。
-
103-良知出真乐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31/01/2018 Duration: 18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主义,更不是唯物主义,而是心物一体。今天学术界以“物质”和“意识”来区分出两大哲学流派的观点,完全可以认为是闲得蛋疼的搞法。阳明心学是“心物一体”,谈“心”必然有“物”,谈“物”必然有“心”,这种哲学观从来不把“心”和“物”到底谁是第一位的问题放在心上。唯心唯物的分法本身就是一种很低级的分法。本讲原文:【166】来书云:“《大学》以心有好乐、忿懥、忧患、恐惧为不得其正,而程子亦谓‘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。’所谓有者,《传习录》中以病疟譬之,极精切矣。若程子之言,则是圣人之情不生于心而生于物也。何谓耶?且事感而情应,则是是非非可以就格。事或未感时,谓之有则未形也,谓之无则病根在有无之间,何以致吾知乎?学务无情,累虽轻,而出儒入佛矣,可乎?” 圣人致知之功,至诚无息。其良知之体,皦如明镜,略无纤翳,妍媸之来,随物见形,而明镜曾无留染: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。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佛氏曾有是言,未为非也。明镜之应物,妍者妍,媸(chī)者媸,一照而皆真,即是生其心处。妍者妍,媸者媸,一过而不留,即是无所住处。病疟之喻,既已见其精切,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。病疟之人,疟虽未发,而病根自在,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,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?若必待疟发而服药调理,则既晚矣。致知之功,无闲于有事无事,而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?大抵原静所疑,前后虽若不一,然皆起于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为祟。此根一去,则前后所疑,自将冰消雾释,有不待于问辨者矣。
-
102-心体本来的样貌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30/01/2018 Duration: 13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“圣人之乐”就是心本体之乐,即指出此乐“亦不外于七情之乐”,因为人人具有此心,所以“七情之乐”中,就孕育着“圣人之乐”的萌芽,只是在圣人那里,此乐常在,普通人那里,明明灭灭,无法常在。若想得到此乐,就要做好内求功夫,去掉忧苦,剥去迷茫,才可到达“圣人之乐”。本讲原文:来书云:“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、颜子乐处。敢问是乐也,与七情之乐同乎?否乎?若同,则常人之一遂所欲,皆能乐矣,何必圣贤?若别有真乐,则圣贤之遇大忧、大怒、大惊、大惧之事,此乐亦在否乎?且君子之心常存戒惧,是盖终身之忧也,恶得乐?澄平生多闷,未尝见真乐之趣,今切愿寻之。” 乐是心之本体,虽不同于七情之乐,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。虽则圣贤别有真乐,而亦常人之所同有,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,反自求许多忧苦,自加迷弃。虽在忧苦迷弃之中,而此乐又未尝不存,但一念开明,反身而诚,则即此而在矣。每与原静论,无非此意,而原静尚有何道可得之问,是犹未免于骑驴觅驴之蔽也。
-
101-圣人和常人的区别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29/01/2018 Duration: 15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性即是道,就是中和二字,世人入世修习心性当从五伦入手,时时刻刻向内求。不知其然偏偏非要论其所以然的人其实很多。“生知安行”是指天资良好的人,但仅仅天资良好,只是心体更容易就合乎天地之道。但是你也要主动去知,主动去行,所以说“知行”二字依然是“功夫论”。本讲原文:性一而已。仁、义、礼、知,性之性也。聪、明、睿、知,性之质也。喜、怒、哀、乐,性之情也。私欲、客气,性之蔽也。质有清浊,故情有过不及,而蔽有浅深也。私欲、客气,一病两痛,非二物也。张、黄、诸葛及韩、范诸公,皆天质之美,自多暗合道妙,虽未可尽谓之知学,尽谓之闻道,然亦自有其学违道不远者也。使其闻学知道,即伊、傅、周、召矣。若文中子则又不可谓之不知学者,其书虽多出于其徒,亦多有未是处,然其大略,则亦居然可见。但今相去辽远,无有的然凭证,不可悬断其所至矣。夫良知即是道,良知之在人心,不但圣贤,虽常人亦无不如此。若无有物欲牵蔽,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,即无不是道。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,不能循得良知。如数公者,天质既自清明,自少物欲为之牵蔽,则其良知之发用流行处,自然是多,自然违道不远。学者学循此良知而已。谓之知学,只是知得专在学循良知。数公虽未知专在良知上用功,而或泛滥于多歧,疑迷于影响,是以或离或合而未纯。若知得时,便是圣人矣。后儒尝以数子者尚皆是气质用事,未免于行不著,习不察。此亦未为过论。但后儒之所谓著、察者,亦是狃于闻见之狭,蔽于沿习之非,而依拟仿像于影响形迹之间,尚非圣门之所谓著、察者也。则亦安得以己之昏昏,而求人之昭昭也乎?所谓生知安行,“知”、“行”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。若是知行本体,即是良知良能。虽在困勉之人,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。“知”、“行”二字更宜精察。
-
100-人和人的不同之处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26/01/2018 Duration: 09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今天也有许多朋友有这样的疑惑,古往今来,很多伟大的人物也做出了杰出的事业,可他们并没有学过什么阳明心学,这些人算是得道了吗?本讲原文:来书云:“聪明睿知,果质乎?仁义礼智,果性乎?喜怒哀乐,果情乎?私欲客气,果一物乎?二物乎?古之英才,若子房、仲舒、叔度、孔明、文中、韩、范诸公,德业表著,皆良知中所发也,而不得谓之闻道者,果何在乎?苟曰此特生质之美耳,则生知安行者,不愈于学知、困勉者乎?愚意窍云,谓诸公见道偏则可,谓全无闻,则恐后儒崇尚记诵训诂之过也。然乎否乎?”
-
099-明则诚矣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25/01/2018 Duration: 06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阳明先生明确指出了陆澄有“欲速之心”,其实陆澄前面所遇到的问题,几乎都是源于这个“欲速之心”,非常热切地渴望能学好心学的心,同样会导致欲速而不达的问题出现。这也是心学修习的精微之处。本讲原文:来书云:“‘质美者明得尽,渣滓便浑化’。如何谓明得尽?如何而能便浑化?” 良知本来自明。气质不美者,渣滓多,障蔽厚,不易开明。质美者,渣滓原少,无多障蔽,略加致知之功,此良知便自莹彻,些少渣滓,如汤中浮雪,如何能作障蔽。此本不甚难晓,原静所以致疑于此,想是因一“明”字不明白,亦是稍有欲速之心。向曾面论明善之义,“明则诚矣”,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。
-
098-避免让习性反客为主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24/01/2018 Duration: 11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修心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关键点,就是克去自己心中的一切私意,一切循理,如此你就像疱丁,你的心就像疱丁用的那把刀,世间万事万物就像你要解的牛,用好你的刀,就实现了心的价值,也就实现了你作为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的价值。本讲原文:来书云:“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,其犹孟子所谓‘必有事’,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?其即‘常惺惺’、‘常记得’、‘常知得’、‘常存得’者乎?于此念头提在之时,而事至物来,应之必有其道。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,放下时多,则工夫间断耳。且念头放失,多因私欲客气之动而始,忽然惊醒而后提,其放而未提之间,心之昏杂多不自觉。今欲日精日明,常提不放,以何道乎?只此常提不放,即全功乎?抑于常提不放之中,更宜加省克之功乎?虽曰常提不放,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,恐私欲不去;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,又为‘思善’之事,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间也。如之何则可?” 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,即是“必有事焉”,岂有两事邪?此节所问,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,末后却是自生迷惑,说得支离,及有本来面目未达一间之疑,都是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为病,去此病自无此疑矣。
-
097-修行不是欲念不生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23/01/2018 Duration: 13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修行不是一定要求的内心的宁静泰和,欲念不生。相反,越是如此,越是如此,越会欲速而不达。良知的体本来就是静的,求宁静便多出一个人为造作,无异于画蛇添足,这样反而容易堕入顽空幻灭。本讲原文:“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”,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。“本来面目”即吾圣门所谓“良知”。今既认得良知明白,即已不消如此说矣。“随物而格”,是“致知”之功,即佛氏之“常惺惺”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。体段工夫,大略相似。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,所以便有不同耳。今欲善恶不思,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,此便有自私自利,将迎意必之心,所以有“不思善、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,则已涉于思善”之患。孟子说“夜气”,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,使他从此培养将去。今已知得良知明白,常用致知之功,即已不消说夜气;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,而仍去守株,兔将复失之矣。欲求宁静欲念无生,此正是自私自利,将迎意必之病,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。良知只是一个良知,而善恶自辨,更有何善何恶可思?良知之体本自宁静,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;本自生生,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;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,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。只是一念良知,彻头彻尾,无始无终,即是前念不灭,后念不生。今却欲前念易灭,而后念不生,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,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。
-
096-不思善不思恶不是顽空断灭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22/01/2018 Duration: 11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佛家的不思善不思恶并不是毫无思虑,堕入顽空断灭的知见中。刚好相反,修习心性,一旦用力过度,强求清净无念,反而会念头丛生,心猿意马。不思善不思恶本是良知静态的样子,整日只求一己内心安宁而不管人情事变的圆满之道,岂不是自私自利。本讲原文:【161】来书云:“佛氏于‘不思善不思恶时,认本来面目’,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。吾若于不思善、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,则已涉于思善矣。欲善恶不思,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,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。斯正孟子‘夜气’之说。但于斯光景不能久,倏忽之际,思虑已生。不知用功久者,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?今澄欲求宁静,愈不宁静,欲念无生,则念愈生。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,后念不生,良知独显,而与造物者游乎?”
-
095-养生的第一要务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19/01/2018 Duration: 10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养生修心之法只有两种,一种是没有事时防止私欲于未萌,另一种是私欲产生时扼杀私欲于既发。陆澄认为:扼杀私欲于既发在陆澄看来是治标不治本,在这件事情上克去私欲了,在另一件事情上又产生了。至于防止私欲于未萌——私欲都没有来,又去防止什么呢?难不成找出一个私欲来防吗?这不等于“引犬上堂而逐之”吗?本讲原文:【160】来书云:“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。夫清心寡欲,作圣之功毕矣。然欲寡则心自清,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。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。今欲为此之功,而随人欲生而克之,则病根常在,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。若欲刊剥洗荡于众欲未萌之先,则又无所用其力,徒使此心之不清。且欲未萌而搜剔以求去之,是犹引犬上堂而遂之也,愈不可矣。”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,此作圣之功也。必欲此心纯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,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。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,此正《中庸》“戒慎恐惧”、《大学》“致知格物”之功。舍此之外,无别功矣。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、引犬上堂而逐之者,是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为累,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。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,只“养生”二字,便是自私自利、将迎意必之根。有此病根潜伏于中,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、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。
-
094-照心固照妄心亦照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18/01/2018 Duration: 11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照字可以形象的类比成黑夜里用手电筒照路,黑夜才需要有手电筒照路,太阳当空照的大白天是不需要手电筒照路的。推论:对内心做不到洞悉明了的迷茫中,自然需要有个手电筒不断照照路。当对心体的良知能把握细微的时候,自然如大白天走路一样,不需要手电筒了。本讲原文:【159】来书云:“先生又曰:‘照心非动也。’岂以其循理而谓之静欤?‘妄心亦照也。’岂以其良知未尝不在于其中、未尝不明于其中,而视听言动之不过则者皆天理欤?且既曰妄心,则在妄心可谓之照,而在照心则谓之妄矣。妄与息何异?今假妄之照以续至诚之无息,窃所未明, 幸再启蒙。” “照心非动”者,以其发于本体明觉之自然,而未尝有所动也。有所动即妄矣。“妄心亦照”者,以其本体明觉之自然者,未尝不在于其中,但有所动耳。无所动即照矣。无妄无照,非以妄为照,以照为妄也。照心为照,妄心为妄,是犹有妄、有照也。有妄、有照,则犹二也,二则息矣。无妄、无照则不二,不二则不息矣。
-
093-心法入门之径-传习录-通俗讲解-王阳明心学
17/01/2018 Duration: 14min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:llsxx666本讲简介:把动气之极到动气之微到将动未动的全过程观察的清楚明白,就是摸到心学的大门了,心学看似没有谈论如何让人聪明,如何让人更有智慧,但是心学探讨的内容都是如何不阻塞那个可以让你聪明,可以让你更有智慧的源头。这才是世间终极智慧的根,将根培育好了,还愁枝叶不会繁茂吗?本讲原文:【157】来书云:“尝试于心,喜、怒、忧、惧之感发也,虽动气之极,而吾心良知一觉,即罔然消阻,或遏于初,或制于中,或悔于后。然则良知常若居优闲无事之地而为之主,于喜、怒、忧、惧若不与焉者,何欤?” 知此,则知未发之中、寂然不动之体,而有发而中节之和、感而遂通之妙矣。然谓良知常若居于优闲无事之地,语尚有病。盖良知虽不滞于喜、怒、忧、惧,而喜、怒、忧、惧亦不外于良知也。 【158】来书云:“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。窃谓良知,心之本体也。照心,人所用功, 乃戒慎恐惧之心也, 犹思也。 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, 何欤?” 能戒慎恐惧者,是良知也。